鳳山縣舊城(高雄左營)

01-左營舊城北門.jpg

鳳山縣舊城(今高雄市左營區舊城),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趕走荷蘭人駐兵台灣,改台灣為東都設有一府二縣為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左營舊城),這是明鄭時期在萬年縣發展的開始。永曆十八年承天府改為東寧府,同時天興縣改為天興州,萬年縣改為萬年州。

 

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鄭克塽投降清朝,台灣納入清朝的版圖。清朝將萬年州分臺灣和鳳山二縣,設鳳山縣署在萬年州署內同址,城內官方的行政單位有縣署、參軍署、軍裝局、營房、火藥庫,並且建築官方祭祀的廟宇,住有許多的富商。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攻破城池文武百官多死,遷城於鳳山新城(鳳山市),其無富商支持僅建城門四周夯土插竹(現今只留城門),所有的農業、教育、通商仍然以舊城為主。

 

嘉慶十一年(1806年),新城被蔡牽攻破,因此道光五年(1826年)由知縣杜紹箕重建舊城,由當地人士募集捐款十四萬兩黃金,由舊城居民出義工建城,道光六年完工知縣公告遷城突然暴斃,當地的傳說原來的城池是以蛇山為主,因為林爽文順著壽山以火槍從高攻低造成縣城被攻破,因此復建舊城時以龜山接近蓮池潭,而有圍龜(龜山)放蛇(蛇山)傷主帥傳說。

 

另外一個傳說是城破遷城以後原來城內的居民大多遷出到蓮池潭邊居住形成聚落市集,復建舊城為居民進城方便開北門(後門)而將原來的土地公遷到北門外形成陰門因為北屬水。因此新任知縣認為復建的舊城不吉利,因此也未將縣署遷入舊城。城內的居民漸漸遷出城外,沿著舊城往北居住形成一至七甲的聚落,城內僅有少數的住戶居住。

 

日本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萬丹港劃為軍港,舊城以西劃為軍事用地,並且將萬丹港集體遷村(後來新莊十八街落),封閉南海溝並且填平讓船隻無法進出僅為蓮池潭排水作用,舊城失去港口進入農業耕種社會型態,成為日本海軍用地,城內的居民遷出城外,舊城龜山區域被指定為重要歷史保護區,當時的管轄隸屬為高雄州岡山郡左營街,台灣光復(1946年)以後就成為國防部用地,現今只有龜山區域保留比較完整舊城古蹟。

 

作者  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研究生 李福彥(部分)

 

資料摘自 

http://www.airoc.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100034&Part=0014

 

 

 

圖片集  from vic

 

02-左營舊城北門.jpg 

 

03-左營舊城北門.jpg 

 

04-左營舊城北門.jpg

 

05-左營舊城北門.jpg

 

06-左營舊城北門.jpg

 

07-左營舊城北門.jpg

 

08-左營舊城北門.jpg

 

09-左營舊城北門.jpg

 

10-左營舊城北門.jpg

 

11-左營舊城北門.jpg

 

12-左營舊城北門.jpg

 

13-左營舊城北門.jpg

 

14-左營舊城北門.jpg

 

15-左營舊城北門.jpg

 

16-左營舊城北門.jpg

 

17-左營舊城北門.jpg

 

18-左營舊城北門.jpg

 

19-左營舊城北門.jpg

 

20-左營舊城北門.jpg

 

21-左營舊城北門.jpg

 

22-左營舊城北門.jpg

 

23-左營舊城北門.jpg

 

24-左營舊城北門.jpg

 

  25-左營舊城北門.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