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腳下的故事(上)

春天多變,太陽光從厚厚的雲層後面滲出來,時隱時現,中山北路上沒有太多人車。最近,因為油電雙漲引發幾乎全面性的物價波動,惹得民怨四起,社會充斥一片撻伐之聲。為政者錯估形勢,尤其不時聽到官員釋放那種「何不食肉糜」式的阿Q言論,令人為之氣結,真的是愚蠢比貪污的後果還可怕。紛擾的氛圍中,彷彿走進了歷史,回到了清末那種庸才誤國,官逼民反的混亂年代。

 

歷史是一面鏡子,鏡子裡反映著祖先曾經的榮耀輝煌,也潛藏著曾經的血淚教訓。歷史不斷延續,可沒想到,上一代的苦難尚未平復,我們這一代竟也這麼多人患了失憶症,不知道過去的輝煌也記不得曾經的教訓。如果再這樣失憶下去,會對不起我們的祖先,也對不起我們的子孫。

我不是學歷史的,我很喜歡翻閱歷史,喜歡在歷史橋段裡面找尋啟發和省思,我一直認為新一代年輕人要知道自己的歷史。現在,我更認為這一些居高位,身繫庶民福禍及國家安危的人,更要以史為鑒。

前朝綠色執政,有亂用「罄竹難書」成語的教育官員,不料四年下來,重回執政的藍色今朝,這種荒唐麻痺的用人與用事,也是不遑多讓,多到「罄竹難書」。嗚呼!竟是人民的苦或是國家的難?

 

頂著溫熱的陽光,低著頭踽踽而行,奈不住心裡的不捨,嘀咕著牢騷。走過身旁空蕩蕩「了無人煙」才舉辦過花博的中山美術公園,俄然前面就是冰冰冷冷透著慘白,伸出一根根奇怪方柱的台北市美術館。隨著凌亂沒有計劃的前進腳步,今天,我們就看圖說故事吧!


8961

 

8968

 

8983

我真的有好多故事要講!


8972

這一條路,中山北路,現在是台北市南北向通往大直、士林、天母,很重要的幹道,每天車水馬龍。橫跨基隆河的中山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堵塞嚴重的交通瓶頸,甚至被認為是基隆河淹水的元凶。

誰會想到,1900年以前它只是一條從台北城的東北角延伸出來,穿過荒野和水塘的小徑。那時的交通要道是現在的延平北路,因為它連接台北北門又經過繁榮的商貿區大稻埕,100年的發展,如今主客易位。


8985

 

8997


台北故事館,舊名「圓山別莊」。位於圓山東側的基隆河南岸,北眺劍潭山,旁邊就是台北市立美術館。


圓山別莊是大稻埕知名茶商陳朝駿,於日治時期1913年(大正2年)委由日本建築師近藤十郎設計所興建,落成於1914年。屬英國都鐸式建築風格,外觀上,深色木材與黃色牆面呈現強烈色彩對比,有如童話故事般的建築,為台灣所罕見。

這一座靠山臨水的別莊,除了陳朝駿自身渡假之用外,也作為招待台灣士紳、特殊政要以及各國茶商的聚會場所。


9000

因為建築有特色而不多見,所以成了新人拍攝婚照最佳的取景選擇。今天同一時間,在別莊前面就遇見了三對,雖然地面雨後的水漬未乾,仍然是一個好日子。心中默祝三對新人白頭偕老,一生幸福。


9002

 

9007


陳朝駿(18851923),字選軒,福建廈門人。其父陳玉露在光緒十二年(1886),前往印尼爪哇建立「義裕茶行」,推銷福建包種茶,後來又到台灣在大稻埕設立永裕茶行。1900年隨父來台接管事業。1914年重組台北茶商公會,任第一任會長。1916與李景盛、李延禧等發起新高銀行,總行設於大稻埕。

1932年(昭和7年),陳朝駿驟逝,家族轉為沒落。別莊在日治末期輾轉他手,後來曾被台灣總督府憲兵隊充作監獄使用。現在別莊後花園,面向基隆河岸的位置仍有當年日本水牢的遺跡。


9009

 

9018

 

9020

 

9023


戰後的1950年代,該建物連同數千坪庭園,由當時的立法院副院長黃國書居住使用。1970年,黃國書辭去立法院長,圓山別莊移作美軍顧問團與在台美國大使館。而別莊外的英式後花園、涼亭等建物,則拆除成為圓山兒童樂園的一部分。


9028

 

9029

 

9037

 

9065

 

9067

 

9094

 

9101

 

9185

 

9193


1977年,圓山別莊隔壁開始籌設臺北市立美術館,圓山別莊原有庭園空地成為美術館建物及公共空間的一部分。1990年,經小幅度整修後,別莊又成為「美術家聯誼中心」。

9196

 

9201

 

9214

 

9215

1998年,聯誼中心他遷,圓山別莊則由台北市指定為市定古蹟。2003年由港人陳國慈律師個人認養贊助,以每年七百萬元捐助,成立「台北故事館」,成為一處以推廣台灣生活文化和古蹟再利用理念的迷你型博物館。


9218

中山橋南端,溝通中山北路兩側,光潔明亮的人行地下道。

 

9221

隔著中山橋橋頭,對望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山橋是台北市最滄桑,最爭議,最教老台北人懷念的一座橋。談這一座橋,要從日本人建「台灣神社」說起。

 

台灣神社,建於1901年,主要是祭祀戰死於台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原址位於劍潭附近的劍潭山山頂,現在「圓山大飯店」的位置,是台灣日治時期所建最為重要的神社。

當時由第4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1899~1906年擔任總督)主導興建,位址選定在傳言風水極佳的劍潭山,然而卻碰上土地糾紛的問題。後來經過台灣總督府強烈施壓,拆除大稻埕士紳的私有建物,遷建法國領事館和劍潭寺,才順利開始動工。

 

神社在1901年(明治34年)2月開始興建,同年926日完工,是台灣第二座神社(第一座為台南由延平郡王祠改建成的開山神社)。總面積約5公頃(15000坪),包含了狛犬、鳥居、石燈籠、社務所、手水舍、拜殿、本殿等,由下而上分成三階梯的形式,本殿位在最高處。

當時基隆河上沒有橋樑,兩岸交通只有渡船,日本人為了方便參拜神社而興建「明治橋」連接河的兩岸,並從台北城東城門闢建現今稱為中山北路的「敕使街道」,連接明治橋至台灣神社。


1901年修建的「明治橋」,為鐵製桁架橋,橋面木造,中為車道,兩旁設有人行道,欄桿有扇形鏤空雕花裝飾。1912年橋面改為鋼筋混凝土,是為一般稱為的「第一代明治橋」。1927年,明治橋入選為臺灣八景。

 

第一代明治橋(圖片來源:網路)

 

第一代明治橋(圖片來源:網路)

 

第一代明治橋與台灣神社鳥瞰圖(圖片來源:網路)


1923年(大正12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影響所及,在之後的「復興橋樑」時期,1933年明治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拱橋,全長120公尺,寬17公尺(車道10公尺,兩側人行道各3.5公尺),改以花崗石砌成欄杆,兩端各裝置一對燈柱。通稱「第二代明治橋」。

台灣神社參道與第二代明治橋,圖中可以清楚看見參道上的鳥居、石燈和橋上的大型石燈(圖片來源:網路)

 

1933年改建後的第二代明治橋(圖片來源:網路)

 

第二代明治橋(圖片來源:網路)

 

第二代明治橋和台灣神社日治時期的彩繪明信片(圖片來源:網路)

 

圓山公園前的敕使街道與明治橋頭(圖片來源:網路)

 

由於明治橋的興建,大大的方便了基隆河南北兩岸的交通,也促進了內湖地區的逐漸發展。戰後的1946年,敕使街道改名為中山北路,明治橋更名為中山橋,為總統府通往士林官邸的必經通道。


1968年,隨著市區通往士林、北投、大直、內湖交通量不斷增加,台北市政府將花崗石欄杆和燈柱拆除,拓寬橋面為23公尺。

19937月,北市政府在中山橋西側新建「中山二橋」,並原地改建舊橋,隔年完工。然而當初規劃僅考慮改建前後的情況,隨著工程的進行逐漸浮現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持續到進入21世紀,仍然陷於紛紛擾擾的爭議之中。


20019月,納莉颱風過境北台灣,造成大台北地區嚴重水災。中山橋再度面臨古蹟保存和基隆河整治的爭議。究竟中山橋(原來的明治橋)的橋墩是不是造成水患的原因?究竟造型優美情況良好的古蹟橋體該不該拆除?成了各方論戰的焦點。

20022月,市長馬英九斷然宣布,「在水利影響及文化景觀雙重考量下,中山橋將登錄為歷史建物,並在今年防汛期後遷建,易地重現其風華。」

200212月,拆橋工程開工,但舊橋遷建的處所仍未選定,舊橋拆除後切割為435塊,堆放在再春遊泳池原址存放至今。


20032月,舊中山橋拆除中(圖片來源:網路)

 

2007年中山橋、基隆河鳥瞰圖(圖片來源:網路)

 

9241  

如今,基隆河上高架公路、橋樑層層疊疊成這幅奇觀。所有新式橋樑,無論地面的,水上的,空中的,無論其造型、材質、色彩千遍一律,完全沒有美觀可言。事後證明,基隆河水患和治水的人謀不臧有關,並不是舊橋的錯,矗立在潺潺流水中七十個年頭的中山舊橋,成了基隆河上最大的一條冤魂。


橋,拆都已經拆了,感傷於事無補。但是,我要說的是,從諸多事件」看來,我們政府為政的人決策的品質和心態如此,就像最近強勢的油電雙漲和被挖出來台電、中油兩家國營企業的重重問題之間,施政以粗劣的手法處理問題就不為奇。我要問,人民的福祉和國家的前途在哪裡?


圓山腳下的故事(下)待續


9253

 

9268

 

 

Google map    圓山和基隆河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