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慈諴宮欣賞古廟之美

 

「慈諴宮」和「神農宮」、「芝山巖惠濟宮」三座廟宇合稱士林三大古廟。士林舊名「八芝蘭林」,為平埔族語 Pattsiran 一詞轉音而來,是指「溫泉」的意思。在漢移民入墾之前,八芝蘭林為平埔族麻少翁社的居住地。清治時期,台灣實施地方堡里制度,簡化了八芝蘭林之名為「芝蘭堡」。到了清朝末年,因為地方文人在芝山岩設立了義塾,本地讀書風氣頂盛,科考人才輩出,所以又以「士子如林」之意改稱芝蘭堡為「士林」。

 

在台灣,早期由大陸移民來開發的地方必定有媽祖廟,士林當然也不例外。三百年前,漢人大量入墾台灣,一批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沿著淡水河,轉入基隆河來到八芝蘭林定居。最先開闢的街肆,在現在士林的舊佳里一帶,到目前還留著「舊街」的稱呼。清嘉慶元年(1796年),士林媽祖廟建立,主祀天上聖母,是慈諴宮的前身,原址在今文林北路士林橋附近,稱為「天后宮」。

 

慈諴宮的遷建,和當時泉漳械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清中葉以後,移民的人口漸漸多了,先來後到的泉州人與漳州人,因為爭地利與水源,大小衝突不斷,自清咸豐三年(1853年)開始,便接續發生了幾次較大規模的械鬥事件。清咸豐九年(1859年)七月,3000多名艋舺的泉州人大舉攻打漳州人的大本營--枋橋林本源家(現在板橋林家花園),隨後又結合居住社子島的泉州人渡過基隆河向芝蘭堡進擊,經過連番交戰結果雖然雙方各有傷亡,但終使得芝蘭舊街一帶房屋田園盡毀於衝突之中。


舊街慘遭焚之後,幾乎全毀,漳州人退據芝山岩築寨安身,並共同商議重建家園。原來準備在舊地重建,不料又遇上洪水成災。最後在士紳潘永清主張下,得到大多數居民的贊同,另選在「下樹林」(現在的捷運劍潭站到大南路一帶)建設八芝蘭新街,即今日所稱的士林新街;同時將天后宮的廟址規劃在整個新街區中央,即現今「慈諴宮」的所在地。(諴,音咸,意與「誠」字相同)


新街從咸豐十年(1860年)起開始動工興建,到光緒六年(1880年)慈諴宮落成,歷經二十年總算遷村完成。潘永清積勞成疾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以五十四歲英年辭世,其後工作由他的五弟潘盛清按照原先計劃繼續完成。新街的媽祖廟自光緒元年(1875年)九月開始鳩工,而後在當地信眾百姓出錢出力同心一志合作下,前後六年,新廟終於完成,並改名為「慈諴宮」,也稱為「芝蘭宮」,與當時座落在舊街,同為漳州人守護廟的「神農宮」並稱士林南北兩大宮廟。

 

7821.jpg

 

慈諴宮簡史

1796年:信善何錦堂獻地,在芝蘭舊街創建天后宮。(何家是天母地區首墾戶)

1859年:發生漳、泉械鬥,天后宮遭到波及,焚毀。

1860年:潘永清倡議遷地下樹林重建芝蘭新街。

1864年:將天后宮遷往芝蘭新街準備建廟。

1875年:潘永清之弟潘盛清主持新廟建造工程。

1880年:新街廟體興建完成,並重新命名為「慈諴宮」。

1937年:日治台灣,昭和十二年,與舊街「神農廟」同時改建。

1985年:經內政部評定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列管保護。

 

7493.jpg

 

8040.jpg

 

7854.jpg

 

8888.jpg

 

8902.jpg

 

8899.jpg8899

金碧輝煌的巨型媽祖金身安座在正殿右側,接受信徒零距離親近的頂禮膜拜,非常醒目。

 

8901.jpg

 

7830.jpg

 

8906.jpg

 

7853.jpg

 

8042.jpg

 

7861.jpg

同慶安瀾」巨大匾額立於正殿前方,是何應欽將軍於民國684月蒞廟參拜所題贈。

 

7835.jpg

 

7826.jpg

 

2060.jpg


7857.jpg

 

慈諴宮位於士林大南路八十四號,廟內除了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之外,配祀廣澤尊王及土地公。廟正前方有三座精緻的戲台為全台廟宇很少見的,初建的時候,廟埕一直延伸到戲台下,不難想像當時廟的寬廣壯闊與氣宇非凡,但現今大南路由廟埕中間通過,將廟體與戲台分離,廟埕被切割後成狹長狀,面積約僅剩原來的三分之一。雖然如此,慈諴宮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卻不因此而絲毫減損。

 

7542.jpg

 

7486.jpg

 

7511.jpg

 

8916.jpg

 

正殿前有雙獅座形式的步口拜殿,前殿中門前之單蟠龍八角柱及正殿之單蟠龍前檐柱均為光緒三年丁丑(1877年)所立。從石刻的銳角已經圓潤光滑,可看出歲月的磨痕。

7496.jpg

 

8910-11.jpg

廟前有四座石獅,正殿拜口的這兩座比較小,年代也比較久遠,面狀威嚴,栩栩如生。但是,請別誤會,它們是左右分開的,照片做了無痕併接,可不是連體嬰喔。


較小的石獅左右各有一片麒麟堵,雕工非常細緻,是昭和三年(1928,民國17年)修建時所立的。

7856.jpg

 

7860.jpg

 

7866.jpg

 

7517.jpg

 

8043.jpg

正殿門前右側的單蟠龍龍柱後背,很明顯有一塊看似被刻意抹平的痕跡,究竟抹去了什麼?令人好奇。

                                                                    

慈諴宮採兩殿、兩廊、兩護龍的平面配置,一共形成 5 個天井,兩殿之間各以過水廊連接護龍,建式為典型閩南式廟宇。一般宮廟建築通常講究左右對稱,慈諴宮的左右護龍卻由兩派工匠各負責一邊對做,互相競技之下,就不能嚴格要求對稱了,這也是很少見的。但是無論雕樑畫棟或屋脊窗櫺,做工都相當精細,經過漫長歲月的多次增建修葺,大部份石刻構件都有留下各階段完成的印記。

 

7510.jpg

 

7512.jpg  

護龍前面的石鼓和八角柱,下圖為正殿通往護龍的過水廊。

 

7844.jpg

 

7849-50.jpg

 

7539.jpg

 

7557.jpg

 

7555.jpg

 

7846.jpg

 

7550.jpg

 

7833.jpg

 

8078.jpg

正殿內採用了很多方形柱,其中一對方柱上的對聯很特別,特別顯現中國文字之美卻讓人迷惑。看筆劃像篆書,字體卻不曾見過,不是通常的篆體,也不是時下偶見的「鳥蟲體」,十六個字被畫成十六個花盆,很難辨讀但是很美。據廟方人員說,因為年代太久了,原始保存的資料散失,懂的人也不在了,所以現在無人能懂,只知道這字體叫「茶古(壺)體」。


照片拍了下聯一邊的方柱,上聯的一邊被媽祖金身擋住,不能拍到全景,只好逐字用拼貼的,如上圖右。好奇心的驅使下,維克找了幾篇篆文惡補一番,從筆劃的比對和聯文左右對仗的推敲,勉強湊出了幾個字:上聯「慈、惠、嘉、師、○、○、桑、梓」,下聯「諴、和、美?、治、萃、蔚、芝、蘭」。空白圈代表的字是沒解出來,問號的是不確定,正解答案只有等待文字專家來幫忙了。如果讀友有興趣,也不妨嘗試追查一下囉!!


另一方面,也從撰獻者背景和相關資料著手查找,試圖找出一點蛛絲馬跡,可惜最終還是徒勞無功。魏炳文,本籍福建漳州,生於咸豐元年(1851),自小就寄居在板橋林本源家,為人嚴謹端正,後來擔任林家總幹事。光緒十六年(西元1890)從枋橋返回芝蘭堡,在芝山岩設立義塾傳授漢文,1894年考取秀才。這幅聯立於丁丑年,推估應該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當時慈諴宮正當新建中尚未落成。

 

7836.jpg

 

7837.jpg

 

7546.jpg

右邊護龍後殿的天井有一座漁池蓄養著錦鯉,一堵由咕咾石堆砌成的造景,內容描繪著新芝蘭街建成後的繁榮盛況。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十分逼真,只是芝蘭街實境沒有這般陡峭。

 

7502.jpg

正殿門柱署年「光緒三年歲次丁丑」,1877年,這是當年天后宮遷廟,慈諴宮新建時的原作,撰文落款用的還是清朝官銜。

 

7500.jpg

門柱的另一邊,貼著「大南路84號」這個白綠色門號牌,顯得不是很搭調,想必100年後它也會變成古文物吧…!! (會不會想太多了...?? XD)

 

2061.jpg

 

2062.jpg

廟前大 size 的銅製天公爐,爐身有著「恭祝建廟200週年」和「天運乙亥年」等字樣,可知銅爐是1935年,民國24年鑄立的,扛著大爐的六隻小獅子佇立在這裡每天看著人來人往,已經將近九十個年頭了。

7865.jpg

 

民國十六年(1927年,日元昭和二年),值日據時期,慈諴宮與舊佳里的神農宮同時重行改修,潘光楷任改築委員長,何炳奎任顧問。有潘氏所撰寫的改修誌石刻壁碑,現在仍保存在宮內。廟前的三座華麗戲臺就是此時增建的。同時,四壁牆面都有多處石刻,雕刻工法相當細膩精美,多數也是在此一期間重修時所安置,可從落款年代昭和得知,但是「昭和」兩字多處被人以水泥消去,雖是愛國民眾的熱表現,卻也造成了寶貴歷史文物的侵害,不值得鼓勵。

 

7828.jpg 


7841.jpg  

 

7490.jpg

 

7514.jpg

 

7867.jpg

六角竹節窗和展卷石刻,昭和乙亥年(1935,昭和十年)的製作,「昭和」二字被塗銷後重新修補的痕跡明顯可見。

 

7858.jpg

 

7488.jpg

 

7505.jpg

 

7492.jpg

 

7824.jpg

 

 

7467.jpg

 

7468.jpg


看完了慈諴宮,深深感覺到歷史累聚了先人的智慧和經驗,保存下來的就是文化之寶,沒有被保存下來的就如一縷輕煙,過眼即散。保存方式也隨時代和人的不同而不同,有這樣感想是因為看到廟裡廟外兩樣情。


廟前的大南路,現在成了夜市攤販的聚集地,三座戲台的底層和四周任意搭掛起五顏六色的鐵架和帆布,呈現雜亂無章缺乏管理的景象。兩座日式石燈,想必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孤孤的立在廟埕的圍牆邊,似乎是棄之可惜,留之又無容身之地,被分隔在牆內牆外各一,沾滿油污成了攤販的棚架和抹布架。攤販的管理問題,政府要正視並且及早處理,根據過去經驗很多問題多是留待最後尾大不掉,再來就地合法,結果問題依然沒能解決,畢竟現在是民意為大的時代。


和慈諴宮近在咫尺的潘家古宅(潘永清的府邸,和芝蘭新街,慈諴宮同一時期興建的),雖然也列為古蹟多年,多年來卻任由腐壞,甚至曾遭人故意拆毀。既然是古蹟,就要及時維護,問題放著只會更壞不會維持現狀。艋舺的剝皮寮就是一紙行政命令,將住民全數遷出,然後屋舍空置十餘年,該拆不拆,該建不建,最後無心插柳全面改造後美古蹟之名,以「新建古蹟」來面世。諸如此類,屢見不鮮,難道這就是我們保存「古蹟」的一貫模式嗎


2064.jpg

 

現在的基河路五十年前是基隆河河道,從戲台後緣到河道之間在芝蘭新街建成後就是市集之地,日治時建了「士林市場」兩棟建體,現在也名列古蹟,經過重新整修和增建周邊新的棚架,現已完工,不久之後,捷運劍潭站旁的「士林夜市」即將遷回此地。屆時,在這一方侷促的空間裡人潮更多了,交通更亂了,若不事先綢繆,古蹟又將如何維繫?

在另一層面來說,我們期望發展觀光賺取觀光財的同時,觀光也必須要有競爭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借鏡一下國際間先進國家維護古蹟的思維與做法。不要讓我們的古蹟空有珍貴的文化內涵,而讓沒有定序和普遍雜亂成為外人對台灣觀光旅遊地共同的唯一的印象。

 

8885.jpg

 

8917.jpg

 

 

Google map 士林慈諴宮


檢視較大的地圖

 

 

 

 

 

 


 

 

 

 


 

 banner-052.jpg

arrow
arrow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