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江南水鄉七寶古鎮

七寶古鎮位於上海市閔行區,在上海市的西南地處外環之外,北邊就是虹橋。一條隸屬太湖水系而史書上記載有名的江南小河「蒲匯塘」貫穿古鎮,七寶名稱由來和古鎮說來話長的故事便是依著河畔,如河水不息般順著時光之流發生了。

 

號稱千年歷史的七寶古鎮周邊眼前早已發展成一片現代建築的「七寶鎮」,古鎮是「蒲匯塘」其中一處約三百公尺河段,沿河的南北岸修建了仿明清建築風格的復古街區,遊人通常之稱為老街,閔行區七寶鎮便因為古鎮而定名。

老街主要分為南街和北街,南街以各種特色小吃為主,北街則以工藝品、古玩、字畫為主。上個世紀末老街建成之後已成為購物美食的繁華街肆,也是休閒旅遊的熱門景點,豐富多樣的美食和古色古香的建築,每逢假日吸引了從各地前來的遊客在不很寬敞的街道上摩肩接踵,鼻息相聞。

在上海地區,古鎮七寶是包含周莊、西塘、朱家角在內同樣以復古建築和江南水鄉為號召的景點,也是其中距離上海市區最近的一處。對上海而言,七寶素有「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的美稱,可見它在文化層面上和人們的眼中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01-5561

02-5559

03-5549

04-5550

 05-5552  

 

七寶名稱的由來

說到七寶的由來,首先要從晉代著名的文學家陸機、陸雲兩兄弟說起。陸機生於西元261年,陸雲生於西元262年,兄弟倆都在西元303被八王之一的成都王司馬穎所殺害。他們都是吳郡華亭人(今上海松江區)。

陸機、陸雲出身於三國時期東吳的顯赫家族,祖父和父親都做了東吳的高官。三國歸晉後,陸機、陸雲在家鄉華亭苦讀了十年書,從而在詩詞文賦方面都獲有文名。晉「八王之亂」起,陸機、陸雲歸依於成都王司馬穎,陸機被封為前鋒都督率兵討伐長沙王司馬,後來兵敗受到牽連而兄弟同時被殺於軍中,並且誅族三代,時陸機43歲,陸雲42歲。臨刑時,陸機曾悲歎說「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西晉一代文學大家就這樣死於兵禍。

二陸被司馬穎殺害後,他們的後裔在松江為他們建立了香火祠,取名為「陸寶院」。最初院址設在松江境內的陸寶山,濱臨吳淞江。

 

陸寶院究竟建於什麼年代,史料並無詳細記載。陸寶院後來改名為「陸寶庵」,由此可以推測陸寶院已經由家族祠堂的性質改變成了民眾公開膜拜的廟寺。又因為吳淞江水患,陸寶庵三度遷移,這中間經歷了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唐,將近600年香火延續,一直到五代十國,陸寶庵才正式得名為「七寶寺」。

五代十國是唐、宋之間的一個歷史過渡時期,《松江府志》記載,吳越王錢鏐來到陸寶庵,並贈給陸寶庵一卷用金粉抄寫的蓮花經,又說:「此乃一寶也」。由此,陸寶庵改名為「七寶寺」。翻開歷史,吳越王錢鏐在位年代是西元907年到931年,因此陸寶庵改名之時距陸機兄弟被害的303年已經600年了。

 

06-5553

07-5556

08-5565

09-5562  

七寶寺在五代十國時得名,同時也經過三次移址,最後遷到了「蒲匯塘」之北,就是現在七寶古鎮的地方,但規模很小,僅僅是一般的佛教廟宇。經考據,在七寶寺未遷到蒲匯塘之前,漢朝末蒲匯塘兩岸已經有人居住,不過沒有正式地名。史料稱:「鎮無舊名,緣寺得名。」到了宋初,蒲匯塘當地人張澤捐獻自家宅地以拓建寺廟之後,寺廟規模逐漸擴大。宋朝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宋真宗頒賜「七寶教寺」匾額一方。

當時的「七寶教寺」綠水環抱,紅牆琉瓦,景色十分優美,吸引了方圓百里的人前來進香,人來人往盛況空前,而集鎮形態才逐漸在寺的週邊形成,到元末明初七寶鎮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蒲匯塘兩岸地區,遂因七寶教寺」的存在而「七寶鎮」才正式成為地名。

明成化十九年(西元1483年)七寶教寺建大寺殿,萬曆十三年(西元1585年)重修,建寺前中、東、西三座香花石橋,正面正對著大街。至清代中葉,已經地廣40餘畝,寺舍千餘間,有荷花池、竹林、梅園,人稱「郡東第一刹」。咸豐年間,七寶教寺被燬壞於兵燹,教寺不復存在。1947年,地方士紳以原寺址,引為上海南洋模範中學建立分校,當時尚有遺存山門,蓮湧堂、荷花池,梓樹,明鐘,金字蓮花經。2000年,本地政府移址重建七寶教寺,隔年落成,但以現況來看,其規模已遠非當年。

 

有關七寶的傳說

陸寶庵因為吳越錢王贈給蓮花經,又說了一句:「此乃一寶也」,陸寶庵就改名為「七寶寺」。究竟是誰改的?如何改的?史料也沒有說明。

然而民間卻普遍流傳著有「七件寶物」之說,即:飛來佛、氽來鐘、金字蓮花經、神樹、金雞、玉斧、玉筷,謂之「七寶」。

事實上,飛來佛是南教寺的如來鐵佛,傳說由天上飛來,實際卻是明萬曆年間徐泮募資籌鑄;氽來鐘是明永樂時七寶寺住持博洽所籌造,卻傳說從河中浮水而來。蓮花經」是吳越王錢鏐之王妃用金粉寫成的;梓樹為千年古樹,在原七寶教寺內。此四件寶物具有實物存在。

玉斧傳說和建造蒲匯塘橋(橫跨蒲匯塘何連接南北街的石橋)有關,建橋之初,橋由兩端建起至河中時橋面不能合攏,眾工匠束手無策之際,來了一位白髮老者,順手拿起橋頭店家的一把斬肉之斧扔於橋下,塘橋便由此得以建成。玉筷」流傳說古時皇帝賜給功臣一雙玉筷,能驅毒避邪,功臣將玉筷藏於鎮北蔣家橋之東堍橋柱內,後來被人盜走,只在橋柱上遺留下一雙筷子的印痕。金雞則說鎮北高泥墩下藏有七缸金八缸銀,由一只金雞守護,而所埋的金銀須由九子九媳之家方可挖掘。由此,可見三寶僅係傳說之物。

 

依我個人看法,傳說之言難免流於附會,這種後人事後對號入座」的情形自古並不少見。例如傳言中龍生九子,便有人將九個龍子一一點名,最有名的就是「饕餮」,然而不同的人列出了不同的版本,前後加總起來算算龍生了十多個「龍子」,最後再有人歸納出九個正式入籍龍家,其餘多出來的如龍龜、麒麟等就變成戶籍外的未婚子了。嘿,以現代人觀點看,這老龍王還真夠花心的!~^^

 

另外一種看法比較符合思考上的邏輯,改名「七寶寺」之前原叫「陸寶庵」。「陸」就是「六」,或許有人不識取名「陸寶」是起因於600年前記念陸氏兄弟之原意,而誤為「六寶」,「六件寶物」,吳越王又指蓮花經說:「此乃一寶也」。於是,「六寶」加上「一寶」便成「七寶」了!事實究係如何,歷史年代已遠,也無從考證。

 

七寶老街

10-5493

11-5494

12-5569

13-5573

14-5506 

15-5508

16-5509

17-5512

18-5513

19-5514

20-5515

21-5519

22-5520

23-5524  

24-5525  

七寶老飯店   這家位於蒲匯塘北側橋頭的飯館,傳說和七寶之一的玉斧」有淵源。話說明朝正德年間,徐壽、張勛受命建蒲匯塘橋,正為橋面無法合攏發愁,恰巧來了一位高人順手從北岸肉莊裡取了一把斬肉斧填入橋下,橋一下就合攏了,引起眾人驚呼。而肉莊老板朱阿六卻大叫:肉莊無斧,如何賣肉?於是,徐壽勸說朱阿六不要開肉莊,改開飯館。

從此,蒲匯塘北橋側的這家飯館生意日漸興隆,來七寶的文人墨客、商賈、工匠都來光顧。生意延續了數代,規模也越開越大。後來,朱阿六的後代就將飯館改名稱七寶老飯店。當然,我沒有細問飯館老闆是否姓朱,雖然飯館門口已經立了說明牌,但是肉莊老闆叫朱阿六我直覺這是一個和「六寶」名稱的巧合,或僅是故事中的劇中人

 

25-5528 

26-5529 

27-5575 

28-5576 

29-5401 

30-5481 

31-5483 

32-7757 

33-7759 

34-6846  

 

古鎮特色小吃

35-5488 

36-5489 

37-5495 

38-5498 

39-5504 

40-5510 

41-5532 

42-5534  

七寶羊肉   羊肉營養豐富,能補中益氣,開胃健力,治虛勞寒冷,滋養禦風寒。七寶羊肉素來甚為有名,白切羊肉帶皮去骨,香甜Q嫩,沾上特調醬料,風味絕佳。紅燒羊肉則為上海傳統名餚,據說最早是從清朝宮廷傳出來的,是慈禧太后最喜愛的宮膳。

 

43-5536 

44-6840 

45-6843 

46-6847 

47-6848 

48-6849 

49-6853 

50-6854  

51-5537 

52-5543 

53-5580 

七寶當鋪與典當街   明清兩代,七寶因棉紡織業發展成富甲一方的大鎮,典當業應運而生。清初這裡原是蒲溪道觀」,後來道觀他遷,當朝進士七寶人王會當了大官,將此改建為「迎敕堂」用以接待賓客。

道光年間,有一富人周氏在迎敕堂開設典當鋪。周氏當鋪名為「周記全櫃」,意思是當鋪資本雄厚,受當沒有金額限制。當鋪開幕當天從浙江來了一名巨富,拿出了十二對紫金獅子來押當(按我的猜測,估計是來踢館的)。不料鋪主面無懼色,當即付款收當,從此周氏當鋪聲名大噪。

由於當鋪頗具規模,儼然成了地區金融活動中心。當鋪前這條永豐街,即被稱為「典當街」。

 

54-5582 

55-5583  

56-5584

57-7760 

 

 

58-7763  

一幅描繪七寶古鎮的老壁畫,楊柳被岸,河中急流,不經人工堆砌的河堤,沒有五顏六色的招牌,比較起舊屋新建的街肆、石橋、型式單調的舟舫,甚至懸掛壁畫的老戲台,看在一個遊人我的眼裡,激蕩起更多的感動和懷想

 

 

 

 

 

arrow
arrow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