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屯媽祖回鑾側記
白沙屯媽祖於2月11日起駕,開始9天8夜的北港進香行程,19日回鑾拱天宮,結束一年一度白沙屯的地方大事。媽祖鑾轎按慣例上午九時許先停駕在白沙屯車站供信徒參拜,沿街有附近居民準備素齋、點心,慰勞隨行人員和信徒這9天8夜以來,往返跋涉近400公里的辛勞。這也就是承襲了一百多年,俗稱「吃飯擔」極富人情味和地方色彩的活動。
圖片來自白沙屯拱天宮網站
白沙屯媽祖前往北港進香已有166年歷史,全程近400公里,是全台路途最遠的徒步進香活動。維克今年不克全程參加,特在今日前往接駕。上午起許多民眾、來自各縣市的信徒,陸續湧入白沙屯,有很多人都是結伴而行,加上前來迎接媽祖的大、小陣頭,將周邊道路、拱天宮前廣場、村內的巷道擠得水洩不通。
下午三點回宮時辰一到,千里眼、順風耳及卅六執事率先開道,頭旗、香擔由工作人員護衛跟隨在後,媽祖鑾轎在人群簇擁下,在「進喔!進喔!」的吶喊聲和鞭炮聲中三進三退入廟,現場氣氛達到最高潮,信眾們虔誠祈求「媽祖保佑」。
拱天宮隨即關起廟門恭請白沙屯媽祖安座,讓媽祖薰染香火靈氣,並得到充分休息後,待農曆二月九日開爐。
上午十點鐘,白沙屯火車站前已經被前來參拜的人潮擠得水洩不通,已經不是摩肩接踵一詞足以形容。
媽祖鑾轎停駐在車站前廣場,千里眼、順風耳佇立兩旁,老老少少信眾由四面八方湧來,虔誠的膜拜。
每年媽祖進香,白沙屯鄰近鄉里各宮廟神祇和陣頭也組團隨行。
車站廣場的台戲演出
鞭炮串起長長炮龍已經準備就緒,等待回宮時刻到來。進香沿途和每到一個莊頭,燃放鞭炮的數量之鉅難以估計。據說媽祖出巡燃放鞭炮有兩重意義,其一是對各地方在地神明,告知媽祖過境,其二是驅趕各地無惡意的孤魂野鬼,促使速速迴避。
由車站到廟前,沿途擺設了「吃飯擔」,多數是由當地居民熱心提供的,內容豐盛項目繁多,有素齋、各式點心、油飯、麻油雞、炒麵、炒米粉、各式各樣飲料等等不一而足。像這樣在路邊站著、走著端著碗吃的場面,在平時是不容易看到的,不過,今天在這裡是OK的。經過一百多年的傳承,大家已經約定俗成。
拱天宮的山門,矗立在縱貫道旁,村莊的入口
媽祖起駕的時辰還沒到,已有人潮逐漸向拱天宮的方向移動。維克也在人群之中,趁著還不是很擁塞的時候,比較方便拍照。
長長的一條村中主要街道,大約200公尺長,路幅不寬,路兩側是住家和店鋪。路口可以望見盡頭的拱天宮,這是媽祖回宮的必經之路。
時間還不到一點鐘,廟前廣場已經聚集好多人了。拱天宮建築得很壯觀,從狹窄的空間看去顯得很不成比例的大,有關廟的歷史和建築格局,留待下一個貼文再做介紹。台灣很多廟宇都強調,自身的歷史悠久和文化價值,拱天宮也有很久遠的歷史,但是她最為人口碑相傳的卻是媽祖靈驗的神蹟。
由於媽祖還沒有回宮,正殿的神坐上以紅色布幔掩著,信眾們圍在殿前觀看正在進行的儀式。
廟宇後方的廣場也是聚滿了信眾和來自中南部隨媽祖回鑾的團體
媽祖回宮的時刻即將到來,廟前廣場已被信眾擠得水洩不通,寸步難行。鞭炮聲響起,揚起一陣濃濃的硝煙,表示媽祖已經從車站那一頭起駕了。從硝煙的空隙很清楚看到對面的樓房,二三樓陽台已被觀看媽祖回宮儀式的民眾擠爆。
31
時間接近三點一刻,已經有打頭陣的神轎到達宮前。此時擠滿廣場的圍觀人群,挪出了正對宮門狹窄的通道。
接駕的神轎已經到達宮前,遠處傳來震天價響的鞭炮聲。
小攆轎(一般稱為武轎)的神明在通道上相遇,轎身會左右搖晃停止不前,這是神明再打招呼...
神牌隊伍和前轎已經到達,此刻廣場上鞭炮聲和歡呼聲不絕於耳
千里眼、順風耳為開路將軍
號角隊
白沙屯天德宮五府千歲的蘇大王,這位王爺和拱天宮媽祖有一段傳奇的淵源,每年由祂隨行南下進香,回鑾的時候,眾神尊也只有蘇大王可以跟隨進宮。一段神與神,人與神交流的精彩傳奇故事,請看《三月媽祖情-白沙屯媽祖、蘇王爺與洪萬安》。
媽祖的乩身,從下一張乩身座轎的特寫,看到乩身坐的是箭山,踩的是釘床,彰顯媽祖神威。
又燃起一波鞭炮,揚起一陣硝煙,表示媽祖鑾轎即將抵達。
廣場上的其他神轎紛紛移動到通道兩側,並且翻轉向外側,騰出通道的空間。
媽祖鑾轎在信眾簇擁下即將進入廟門
媽祖神轎進宮後,廟門立即關上
廟門再度打開,信眾湧入參拜
沒有不散的宴席,恭送媽祖進宮,2012年八天九夜北港進香圓滿結束,白沙屯車站擠滿返家的人,每個人面露笑容,帶著平安喜樂的心情彼此互道祝福,並且相約明年再見!!
Video 媽祖回宮
白沙屯媽祖回鑾 逾5萬信徒參拜
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EwED71H4SZE
白沙屯媽祖 Baishatun Matsu
來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NXCEg-THlY&feature=player_embed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