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碧砂漁港 

 

很多人知道碧砂漁港,卻不太知道八斗子漁港!其實,八斗子漁港才是正名,碧砂漁港是八斗子漁港的一部分。

1974年,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巡視基隆,由於北邊臨海的基隆市內唯一規模較大的正濱漁港已經不敷使用,所以選擇了八斗子這個天然的小海灣興建新的漁港。1975年正式動工,1979興建完成。

 

整個漁港區規劃為兩個部分,東半部就是狹義的八斗子漁港,專供漁業用途,西半部開發為現在的碧砂漁港,做為船艇停泊兼具有休閒娛樂餐飲的多功能設施。

碧砂漁港內除了泊船水域、浮動船塢外,另設有漁貨直銷市場,熟食餐廳,停車場等開放式設施,並將港區的綠地開闢成濱海公園。由於碧砂漁港的啟用,帶動了人潮,使漁港外圍一帶北寧路周邊,海鮮餐廳林立,而今儼然已成為基隆重要的旅遊景點。

 

3089.jpg

碧砂漁港,從背後山壁上開鑿痕跡來看,當初開通北濱公路的時候,山體是人工切開的,基隆市中正區的北寧路則由漁港和山腳之間通過,一路下去沿著東北角可到達宜蘭,在雪山隧道尚未開通前這裡是一條交通熱線。

 

map-01.jpg

碧砂漁港、八斗子漁港、正濱漁港和基隆港航道的關係位置。(圖片截自Google map

 

3095.jpg

碧砂漁港防波堤和水道出入口,有部分是和八斗子漁港共用的,右方堤防後就是八斗子漁港,防波堤上經常聚滿了釣客,在港內垂釣。前方那座小山是八斗子半島的突出部,是制高點,也是八斗子濱海公園的位置。

八斗子原來是一個和陸地分離的小島,後來日本人填土造陸和本島相連,形成了半島。當年,台灣正要朝著現代化邁進,電力不敷使用,日本殖民政府在原來的海溝上蓋了火力發電廠。這也是個有趣的故事,下一篇再來介紹。

 

3101.jpg

位於港區西側的漁港管理中心和泊在港岸邊的單桅帆船,如果拍照當天是艷陽高照,拍起來的景緻會更美。

 

港區內公共設施完備,遊客休憩和停車都十分方便,緊鄰著漁船卸貨碼頭邊建了兩棟長條型建築,分別是「漁貨供應中心」和「餐廳」。在這裡遊客可以現場自由選購種類繁多且保證新鮮的各類海鮮食材,尤其是初秋時節的螃蟹,更是知味老饕的最愛。熟食餐廳和一般的海鮮餐廳外觀上沒有兩樣,唯有不同的是它也為遊客提供魚貨烹煮的代工服務。

假日人多,餐廳服務人員會走出店外在通道上招徠顧客,各店家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為自己的生意攬客,招呼聲加上遊客們茫然的眼神和不知所從的腳步,場景十分熱鬧有趣。

3129.jpg

3139.jpg

適逢星期假日,供應市場裡擠入了很多前來選購海鮮漁貨的饕客,市場裡叫賣聲喊價聲、談笑聲,聲聲震耳。

看以下這幾張拍回來現場供售漁貨的照片,真是有夠生猛,令人食指大動有非要好吃一頓不可的慾望。

 

3153.jpg

3140.jpg

遍體通紅的石狗公一串350大元,近海現撈的鮪魚是做生魚片的上選,一條450大元。

3159.jpg

3156.jpg                            

這一池子的小捲(台語稱「透抽」),呈半透明長相十分奇特,和在餐桌上看到的怎麼看都不相像。在水中用著最優雅的姿態悠閒自若的游著,這畫面在一般市場裡很少見得到,看得小朋友驚呼連連,大人嘖嘖稱奇…!!

3160-66.jpg-

3168.jpg

3169.jpg

3163.jpg

供應中心裡,除了生猛活海鮮之外,也供應熟食、醃製品和乾貨,特別是各種口味的魚鬆和魚乾。熟食餐廳則是門庭若市,生意好到不行。

3131.jpg

3132.jpg

3149-2.jpg

 

在碧砂漁港內可以很清楚望見基隆山和旁邊山腰上的九份,縱然是天候有些陰霾,基隆山頂籠罩厚厚的雲層。九份曾經是盛產黃金之地,號稱黃金山城,在夜間遠看山城的燈光呈金黃色的閃閃爍爍,很有黃金的fu

由於碧砂漁港比較遠離基隆港商用航道,水域內不太見到一般港區常被詬病的漂浮廢油和垃圾污染,港區內隨處可見吸引了不少各地的釣客,到這裡來人手一竿釣趣無窮。

 

3102.jpg

3109.jpg

碧砂漁港原有兩座浮動船塢,自從開闢藍色公路開放遊客前往基隆嶼賞鯨豚,看海景,登島觀光之後,已經不敷使用。東邊水域正在興建新的泊船塢,工程還在進行中,藍色公路的定期航班已經利用新建的浮島營業了。

藍色公路目前由民間承攬營運,有藍天號和碧海號兩艘船在輪流載運遊客,從漁港出發到基隆嶼登岸全程大約90分鐘,兩艘船都是50噸級的豪華遊艇,是國內少數海上觀景有固定航班的航線之一。

 

3119.jpg

3122.jpg

賞鯨出發的時刻到了,「碧海號」正在緩緩「進站」,準備讓乘客登船。港區內還停泊了其他遊船和磯釣船,下午時分,兩艘磯釣船正升火待發要出去海釣,釣客們迫不及待趁著船東忙著起航準備的時候,已經在船尾架起釣竿,垂釣起來了。

 

3092.jpg

3104.jpg

3085.jpg

3093.jpg

3114.jpg

3115.jpg

3174.jpg

棲身碧砂漁港邊樹叢間的「海功號」

 

多數稍有些年紀的人對海功號大都還存有記憶,海功號是中華民國第一艘漁業試驗船,19757月下水後,被賦予台灣北部漁場的試驗調查任務,曾經四次前往南極探測南極蝦。197612月,一次橫渡印度洋經南非到南冰洋的壯舉轟動一時。

1993年退役,終其一生共執行了多達53航次的海洋試驗調查任務。1995年台灣省政府將它贈給基隆漁會,1998年基隆漁會將海功號移置到現在位址供遊客參觀,成了碧砂漁港的重要地標。

 

在國外不乏有很多例子將具有重大意義的船艦,於退役後改裝為博物館、紀念館之類場所,以充實的內容開放給民眾參觀,一來達到教育民眾、緬懷史蹟的目的,二來因為有定期的維護,延長了退役船艦的壽命。然而,海功號既然船如其名,帶著一身豐功偉光榮退休,與其擺在這裡陪伴海風終其殘年,有關單位是不是應該有一些更積極的作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c 的頭像
    vic

    vic 城鄉寫真 ~Vic's city image of Taiwan~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