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巖惠濟宮與芝山公園
這是一篇沒有文字敘述的文章,因為芝山岩的故事盤根錯節,時空串流幾百年,再大篇幅也容納不下它的豐富與精彩,再多文字也難將它介紹得巨細靡遺。看芝山岩的故事,請按這裡。
名山公園
公園「芝山合約碑記」石牆
石馬
史蹟考古展示館
芝山岩在遠古時期是台北湖中的一個小島,當時在此即有人類活動,日據時期由日人發現芝山岩遺址,是台灣考古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遺址。
芝山岩事件碑
1895年,日本據台,6月台灣總督府始政式翌日,在大稻埕創立學務部,7月,學務部遷至芝山岩惠濟宮,廢文昌祠改設「芝山岩學堂」,推行日語教育。當時台灣武裝抗日不斷,北部義軍於1895年除夕全面「反攻台北城」。1896年(明治29年)元旦,「芝山岩學堂」6名日籍教師被抗日民眾殺害,稱為「芝山岩事件」。日本政府在芝山岩上豎立「學務官僚遭難之碑」,碑正面由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題字。光復之後,「學務官僚遭難之碑」遭到棄置,並將日本人設的「芝山岩祠」拆除改建為「雨農閱覽室」,所在基地則修建為「芝山公園」。
雨農閱覽室
同歸所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11月,「林爽文事變」起,逃難民眾在芝山岩上慘遭殺害,骨骸四散,當時芝山業主黃文欣,將此山施捨置塚。清咸豐九年(1859年),發生漳泉嚴重火拼,戰死於芝山岩上的人數眾多,這些屍骸遺骨也被收容同祀於「同歸所」
同歸所前的日晷儀
芝山岩惠濟宮
開漳聖王又稱威惠聖王、聖王公、陳聖王,唐朝平閩名將陳元光,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生於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卒於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享年五十五歲。
根據史書所載,陳元光之父陳政衛戍福建,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病死任所,陳元光奉旨襲父職。平息潮州盜亂之後,被封為「鷹揚將軍」。陳元光上《請建州縣表》,在潮州與泉州之間設置漳州,並首任漳州刺史。陳元光在任期間廣施德政,大力開發,重墾荒,修水利,使得漳州人民生活安定,皆感恩其德。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潮州亂匪餘黨又犯,陳元光趕往前線抵禦賊寇,終因傷而陣亡。百姓聞知莫不哀嚎痛哭,並相約製作喪服,沿途祭拜。朝廷詔贈陳元光為「豹韜衛鎮軍大將軍」。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下詔為陳元光立廟。陳氏一門,前後五代,功業千秋足式。明朝初年,封陳元光為昭烈侯,受到後世漳州人民所尊崇,奉陳元光為開漳聖王,成為漳州籍民眾之鄉土守護神。
文昌筆,同治十二年,惠濟宮主任委員潘永清在惠濟宮設宴招待文人墨客,當場親自揮毫寫下「洞天福地」四個字,裱褙懸掛在宮內,並鑿刻在芝山岩隘門崖壁上。大筆懸掛在文昌閣,惠濟宮義塾學生經常摸「文昌筆」,後來多人考試錄取秀才、舉人。光緒二十一年,日本人在惠濟宮設「芝山岩學堂」傳習日語,此時「洞天福地」墨寶和「文昌筆」同時遺失。如今之「文昌筆」為後人仿製懸掛。
懷古園
「風」「調」「雨」「順」四大天王
芝山貝殼化石,數百萬年前因海底板塊運動而形成
時間廣場
芝山岩隘門
蛇蛙石
芝山岩隘門,昔日漳州移民堆疊石塊用作防禦的小型城牆,原有東西南北四門,今僅餘西門。據傳此門建於道光二十八年。
「洞天福地」相傳是潘永清僅存的墨寶
朝山完畢,看見晴空之下出現彩虹
Google map 芝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