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九華山尋幽
中國安徽省青陽縣境內,有一座山叫「九華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台灣嘉義市有一座佛教寺院叫「九華山地藏庵」,因為供奉的地藏王菩薩金身,係明末自安徽九華山輾轉隨鄭成功護持來台。新北市的法鼓山和靈鳩山因為常駐一地,是宗派名也是山名。一般聽聞「三義九華山」,既不是山名,也不是佛寺名,究竟是何所指?無從可知。
宗教的力量很大,十多年前,母親和其他師姐妹就經常相邀,天不亮集體包車從台北老遠到銅鑼「九華山」做義工,忙完一天再風塵樸樸遠道回來,大家都甘之如飴,沒有怨言。
這個現象到今天,在「九華山」仍然持續著。
其實,「九華山」是指單一佛寺「興善寺」,一般信眾多知道九華山而不知興善寺,尤其是「興善寺」未分遷之前。
興善寺原址在苗栗縣苑裡鎮,創始人為福慧尼師,於民國七十四年六月底,遷至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九十五年五月再度遷移到三義鄉西湖度假村旁。
福慧尼師,信眾尊稱救世師父,圓寂後有塑造金身供信眾膜拜。「興善寺」遷三義後改稱「大興善寺」,並宣稱原銅鑼道場封山。而據悉,並非如此,我也無由做太多的揣測和轉述。至於為何遷移,廟方說「佛祖指示」。
四月一日,星期日,因為有事南下台中,懷抱朝聖心情順道造訪三義九華山大興善寺,和所有人一樣虔誠的頂禮膜拜,喝佛水,吃平安麵。我本非喜造口業之人,但是看到幾個奇特現象,實在不能不說出來。「事情」是人做出來的,絕對沒有冒犯神明之意。
先從掛在殿前的一塊告示牌說起,牌上寫著「本寺絕無其他分院」。這裡是佛門聖地不是嗎?
不禁想起有些「行業」在出名之後,常見老牌、正宗之爭,這情形在士林夜市屢見不鮮。我一介凡夫俗子,不解為什麼「大興善寺」加上一個「大」字,又掛了這個牌子?
我不解二樓禁止信眾(遊客)照相,和師父「保持低調」的訓誡有關連?和對佛祖的虔敬有關連?
我不解飲盡「佛水」的碗底刻意強調一滴不剩,吃完麵的碗刻意強調加水涮過再喝下肚,和「惜福」有關連?看到「佛水」給信眾裝瓶、裝碗過程也並非一滴不漏。
我甚至不解,看不到源頭似乎取之不竭讓信眾生飲的「佛水」,隔著二樓樓板,究竟從何而來?
我的不解可以不必有答案,因為一切都可以是「佛祖指示」。既然身為凡人,目的只為尋幽拜佛,入境隨俗就對了。我篤信佛祖,但是我擔憂人為的假借神意,因為我看到了紛亂。
最後,我也期望。期望下次再來的時候,不會看見另外一個告示牌:「太多疑問的人,可以不要來。」
兩千年來,「神」為「人」背了太多太多的黑鍋,古今中外都一樣。
Google map 三義九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