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瑞芳水金九 

台灣很多地名,背後都有她的歷史典故,卻很少見有一個地名是由一間雜貨鋪的店名演化而來的,這個地方就是瑞芳,現今新北市的瑞芳區。

瑞芳位於新北市東北部,地處中央山脈最北端的邊緣,西側緊鄰基隆市的暖暖區,北面向海,昔日以礦業繁榮了超過半個世紀的風光,以產金、產煤聞名的九份、金瓜石、侯硐都在區內。礦業停採之後,經歷過短暫的蕭條,近年以礦業文化為中心積極的發展觀光業。

 

十七世紀,荷蘭人派兵船到處找尋「夢中的黃金河哆囉滿」,後來被鄭成功的軍隊驅逐出境。鄭氏的東寧王朝繼續找黃金,幾年後又被清朝派來施琅給終結了,黃金始終沒有現身。

 

1890年,劉銘傳在台北與基隆之間進行鐵路建設,工人在現在的八堵附近基隆河發現沙金,這個消息傳開後,淘金人潮越來越多,1892年,基隆河上每日的淘金人數高達三千人。1893年,九份山區先後發現了小金瓜金脈露頭和大金瓜露頭。

 

1895年,日本藉馬關條約從清廷手中攫走台灣,將產金區劃分為九份和金瓜石,交由兩家日本公司分別進行大規模開採,原本寂靜的基隆山,因著金瓜露頭的發現和日本人的開採而開始繁榮,開啟了日後九份及金瓜石礦業的輝煌歲月。

 

這裡講的瑞芳,是指瑞芳市區,最初名字是「柑子瀨」,在金九山區發現金礦之後,採金人絡繹不絕。當時金瓜石、九份是極偏遠的山區,沒有北部濱海公路,也沒有瑞八公路,進出雞籠和台北盆地,主要有兩條通路:一條是水路,由九份朝北下山到現在的水湳(以前稱水濂洞)、南雅一帶搭乘舢舨往雞籠;另一條陸路是往南下山沿基隆河谷,翻山越嶺進台北盆地。

 

在南路的山下,有陳登、賴世二人開了一商家店鋪,店名為「瑞芳」,這個店裡所賣的,可說是南北雜貨生活用品一應俱全,便成了陸路往來山區採金的中途補給站、連絡點和休息所。

 

由於往來者眾,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口頭說「去瑞芳」,或「從瑞芳回來」,或在此相約集會,久而久之,「瑞芳」店名就取代了原先的地名「柑子瀨」。日本治台時期,正式改地名為台北州基隆郡瑞芳街,台灣光復後改稱臺北縣瑞芳鎮,一般習稱「瑞芳」。

 

瑞芳車站為台鐵宜蘭線、深澳線的鐵路車站;深澳線過去曾經有客運列車行駛,目前已經停用。由於瑞芳附近具有歷史價值的觀光景點眾多,這個車站也成了遊客前往九份、金瓜石、平溪、深澳等地必經的門戶。尤其往九份的日本觀光客相當多,本站也是台灣極少數站內附有日文標示的台鐵車站。

 

瑞芳車站於19201月開始營運,已有九十年歷史,雖然她只是一個台鐵的小站,卻是一個旅遊大站,每逢假日遊客便由四面八方湧至,進出站通道往往為之途塞。

 

01-4973p.jpg

 

02-4972p.jpg

 

站內空間不大,但是在新北市和當地政府的規劃下有相當特色的感觀設計,標示牌多而且清楚,不像維克經常進了台北車站寬闊的地下空間,往往摸不著方向。

 

03-4977p.jpg

 

04-4979p.jpg

 

05-4978p.jpg

 

07-4992p.jpg

 

08-4991p.jpg

 

09-4994p.jpg                 

 

06-4980p.jpg

 

10-4995p.jpg

 

11-4996p.jpg

 

12-5001p.jpg

 

瑞芳到九份車程只要十分鐘,從瑞芳車站前的幹道往前行,順著鐵軌方向上山就對了,但是到了山上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停車問題。火車是不到九份的,不是自己開車的朋友下了火車要轉乘客運巴士,巴士站就在火車站正前方,醒目的彩粧車身標了「驚豔水金九」幾個大字,直上九份和金瓜石。

 

13-5005p.jpg

 

水金九…?? 安怎奇怪的廣告詞咧,問了阿伯才知道台語混合的雙關詞,時下很流行喔…!! 水(很美的)金(瓜石)九(份),阿伯有學問,阿伯又說還有第二種講法,水(很美)金(真的)九(很久)因為那金九都是歷史遺跡啊,當然很久遠的囉

 

上了車,再問司機大哥,才知道這一路客運是從基隆開來的,也就是說從基隆過來不搭火車,直接上客運是另一種選擇耶,現代交通實在太方便了,幸福的現代人,幾十年前上山工作可是要用步行翻山越嶺的,如果當年有這樣寬闊的馬路和舒適的火車,恐怕瑞芳也不叫瑞芳了。隔了兩天,維克到基隆順道看看彩粧客運的發車地點,就在基隆車站右前方

 

14-6190p.jpg

 

客運站旁,正對火車站的這條路下去,過兩個街口路就不通了,這個地方正是瑞芳小有名氣的美食廣場,她的鹹粥、炸龍鳳腿、煎番薯粿最讓人稱道,同樣是外地人必遊的勝地。可惜來的時候正是中午,太早了所有美食都還沒有開始營業,沒有享受到口福,反而頂著35度的豔陽,讓腳下的滾燙柏油路面,蒸得自己一身暴汗

 

15-5008p.jpg

 

 

Vic後記:

歷史是有趣的,荷蘭人朝思夢想黃金河,還沒找到就退出台灣,鄭氏的晚期也開始找黃金,才找到基隆大沙灣王朝結束了,清政府治台先是嚴格禁止擅自淘金,直到1893年黃金礦脈出現,正成立金沙局準備開採,沒兩年黃金又落入日本人手中。

 

日本人在金九大力採金,所得黃金不知凡幾,全數運回日本本土,正確數字無跡可查。台灣是名實相符產金的寶島,台灣人卻不曾享受過黃金帶來的富裕,而日本取得了財富,野心也大了,繼而發動侵略戰爭,結果遭到敗戰無條件投降的惡運。然而,二戰末期日本已是強弩之末,在台灣埋下了大量從東南亞搜括來而無法運走的黃金,這是天理昭昭用來彌補台灣人的嗎…?? 埋在菲律賓的黃金大部分起出來了,埋在台灣的仍然不見天日,正當國家最需要的時候,這筆巨大財富變成了傳說和不解之謎,有人確信它的存在,有人當它又是夢中黃金河

 

瑞芳到九份這一段蜿蜒曲折的山路,九份當地稱它為汽車路,有關這條道路的修築,現今仍然留有一座讚頌表揚的石碑做了詳細的記載。它完成於明治三十五年(1937)五月一日,由本地士紳顏雲年和蘇源泉兩位先生慷慨捐貲,各出一半工程費,並親自鳩工興建,碑文中敘述自瑞芳街至九份原盡是鹿蹊鳥道,攀崖越澗才能行走,而且「左右傾斜行多弗便,時或纏綿雨積,泥滑淖深,跋涉彌艱」。

 

若非眼見碑文的描述,生活於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實在很難以想像當時在九份、金瓜石地區工作生活的人,進出一趟「外地」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大事,也難怪每下山之後,上山之前,都得有個歇腳處,張羅些生活用品採購,甚至邀集同行好有個相互為伴,因此以雜貨鋪之名創造出了一個地名叫「瑞芳」。

 

16-5290p.jpg

 

 

 

 

 

 

 

 

 

 

 

 


 

 

       

arrow
arrow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