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子的後山-潮境公園
八斗子半島的東半部,之所以維克稱為八斗子的後山,實在是它的地形環境和發展,比較起東台灣有著高度的雷同,仿如是一部縮小版,花東一向不是都被稱為台灣本島的後山麼?? 唯八斗子後山的命運更為多桀,曾經留下垃圾掩埋場的歲月創傷。
八斗子的後山-潮境公園
八斗子半島的東半部,之所以維克稱為八斗子的後山,實在是它的地形環境和發展,比較起東台灣有著高度的雷同,仿如是一部縮小版,花東一向不是都被稱為台灣本島的後山麼?? 唯八斗子後山的命運更為多桀,曾經留下垃圾掩埋場的歲月創傷。
八斗子(下)
八斗子半島面積不大,中央兩座山將半島分隔成東西兩半,兩半在半島內部的交通是不通的,唯一往來路線是半島外的北寧路。因此,東西兩岸有完全不同的景觀和發展。八斗子彷彿台灣本島的縮小版,東半部變成了「後山」,前幾年還是基隆市的垃圾掩埋場,現在掩埋場已經停用了,正在努力蛻變成遊客觀海聽潮的景點。
八斗子(上)
八斗子位在基隆港的東邊,基隆山北麓的前沿,為東北角海岸公路的起點,原本是一座與台灣本島相距不遠的海上孤島。地質學者認為它屬基隆火山群的火山之一,大地陸沉之後,海水上升,才和台灣本島分離。由於兩者距離相當的近,中間僅隔一條小海溝,島的左側和台灣海岸形成一個先天造港條件很好的天然海灣,造就了後來的八斗子漁港。
碧砂漁港
很多人知道碧砂漁港,卻不太知道八斗子漁港!其實,八斗子漁港才是正名,碧砂漁港是八斗子漁港的一部分。
1974年,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巡視基隆,由於北邊臨海的基隆市內唯一規模較大的正濱漁港已經不敷使用,所以選擇了八斗子這個天然的小海灣興建新的漁港。1975年正式動工,1979年興建完成。
基隆慈雲寺之二
一般的認知裡,不同教別對廟宇的稱呼不同,最起碼維克是這樣認知;佛教稱「寺」,比丘、比丘尼潛修的地方稱「精舍」,道教稱「宮」,小一點的宮稱「廟」,修道人修為的處所稱「觀」。又有一說,道教稱「宮」或「廟」,道家才稱「觀」。這不是本文的重點,維克也不知對錯,留待有興趣的讀友來討論吧…!!
基隆慈雲寺之一
一座有歷史記憶的廟宇,對當地人來說,不只代表著宗教信仰,它是一種落地生根的文化,也是一種融入人群的生活型態。從古早的時候,很多故事和倫理的傳承就從廟埕的一張長板凳開始。基隆的慈雲寺就是這樣的一座廟宇,因為它的存在,當地取地名叫佛祖嶺,里名叫慈雲里,巷名稱觀音巷,新建的設區就叫慈仁社區,可見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走訪四四南村
四四南村的位置在現今信義路五段、基隆路二段、松平路、莊敬路一帶,是早年政府遷台後所興建的眷村,村內居民全為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的廠工,因位於兵工廠之南,故取名四四南村,當地居民慣以「南村」稱之。
2011台北電腦應用展
每年暑假最令人期待的台北電腦應用展,於7月28日至8月1日在世貿一館盛大登場!今年應用展以「創見夏日祭」為主題,現場除了有show girl勁歌熱舞及新產品走秀外,還有轉轉樂、拍拍樂等小遊戲,時間正逢週末和週日,提供了民眾一個暑假好去處。
瑞芳水金九
台灣很多地名,背後都有她的歷史典故,卻很少見有一個地名是由一間雜貨鋪的店名演化而來的,這個地方就是瑞芳…,現今新北市的瑞芳區。
瑞芳位於新北市東北部,地處中央山脈最北端的邊緣,西側緊鄰基隆市的暖暖區,北面向海,昔日以礦業繁榮了超過半個世紀的風光,以產金、產煤聞名的九份、金瓜石、侯硐都在區內。礦業停採之後,經歷過短暫的蕭條,近年以礦業文化為中心積極的發展觀光業。
不產金的金山續篇之一-瀏覽金包里
上一回從三芝取道北部濱海公路,路過金山停留的時間倉促,不能夠到處走走去抓一些鏡頭,只在老街入口處和慈護宮拍幾張照片,發表了「不產金的金山」,意猶未盡。這一回因為不是假日,沿途沒有擁擠的人潮,比較方便拍照,但當天卻不是一個最適合戶外攝影的日子,天空不透陽光的雲層,讓所有留在相機裡的影像都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