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紫南宮
古時候,皇帝權利擴及天上和人間。皇帝經常敕封神明,常見的有聖母、天后、王爺、將軍、元帥等等;福德正神(土地公)是庇佑地方的地方神祇,比較不見封官,只見有受皇帝詔賜官帽的土地公。台灣已知受賜官帽的土地公有兩位,一位是基隆八斗子的福清宮,另一位則是南投竹山的紫南宮。
竹山紫南宮位置不在大都會區工商繁盛之地,宮廟的主體建築不算宏偉,卻是台灣香火最鼎盛,知名度最高的土地公廟之一。
據傳說,「嘉慶君遊台灣」曾到過竹山地區。
現在社寮國小附近有一座王爺廟,供奉「鄭府王爺」及「黃府王爺」,就是當時嘉慶君的兩位護將,因為護主而犧牲於此,後來受封而建廟奉祀。
由於濁水溪溪短而水流湍急,嘉慶君來到渡口,無法渡船過溪,便向竹腳寮土地公祈求幫助,土地公顯靈護送嘉慶君平安渡溪,並且一路送至鹿港出海。後來,嘉慶君詔賜竹腳寮土地公官帽一頂,且有文武護將隨從,這就是現在的「紫南宮土地公」。
土地公公戴的「官帽」,是不是和一般常見的員外帽不一樣?
紫南宮位於竹山鎮社寮里大公街,建廟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廟中奉祀福德正神、土地婆及石頭公。廟體雖小,據傳非常靈驗,是一座極富傳奇色彩的土地公廟。每日全省各地前來祈求及還願的信徒絡繹不絕,尤其過年及假日更是人山人海。
據說「石頭公」是住在濁水溪與清水溪交會口一座巨石裡面,守護溪流及地方平安的神靈。道光年間,人們為取得石材便在濁水溪中採石,位於急流中住有神靈的巨石也難以倖免。
在挖採巨石的時候,巨石中竟然出現了現在大家看到的「石頭公」。傳言當時的濁水溪溪水為之變紅,百姓相信是開採巨石觸犯了神靈,為表示懺悔並求心安,便徵求土地公同意將「石頭公」迎回土地公廟中祀奉。
當地老一輩人,仍流傳著「濁水溪變紅,天下出大事」的說法。
政治人物贈送的木匾,從燻得黝黑發亮的屋樑看到紫南宮鼎盛的香火和信眾的踴躍。
紫南宮的金爐是全自動化的環保金爐。
「雙蛇護廟」及「小龍會」神蹟
民國69年,紫南宮因年代久遠,倡議重建。民國70年農曆9月26日動工,至71年11月完工。
當時廟方僱用南投人林某為紫南宮拆除屋頂,於拆除過程中發現已呈中空的中樑柱內爬出了二條如手臂粗的「大蛇」。
林某見狀大為驚嚇,隨手打暈了其中一條大蛇,村民見狀急忙喝止,並告知說:「這是土地公護廟的棟樑蛇,是土地公的護將,不可傷害。」
隨後,另一條大蛇竟不知去向,被打暈的「大蛇」由居民安置到土地公神座後方的靈穴,之後也消失無踨。
林某打暈大蛇之後,隔天竟然臥床不起,過了一個星期仍無法工作,林某的太太經指點,準備了牲禮前來紫南宮向土地公祈求原諒林某無心之過。不久,林某便不藥而癒,又回到紫南宮工作。
重建工作繼續進行,請來當地居民莊某和陳某二人開挖廟身的地基,第一天工作非常順利。但是,隔天一早要續工時,卻看到地基溝渠內堆了滿滿的各種小蛇,並清楚的看到溝壁上到處都是光滑的洞口,所有人都不知所措。
後來,由重建委員會人員焚香向土地公祈求,擲筊請示後,大家用畚箕將小蛇移送到神座後的靈穴,之後小蛇竟也一一不見蹤影,重建工作就順利進行了。
戶外大型的竹編金雞,旁邊掛著「34D」的牌子,事關敏感,差點讓人噴飯,細看原來是「賣筍包」的店家搞創意。
外地的宗教團體,來紫南宮謁廟。
「福德金」
「福德金」就是俗稱的「向土地公借錢」,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台灣光復初期。
當時人民生活困苦,紫南宮開放社寮地區的居民向土地公「借錢」,目的是提供居民的生活週轉和創業協助,只在每年農曆的正月15及16日開放求金,在金額上也比較不作限制。
民國66年到71年底紫南宮重建期間,逐漸外地信徒也來向土地公求福德金,開始的時候,外地信眾求金必須由當地里民擔保。
民國72年,廟方的經費無法應付日漸眾多求「福德金」的信眾。因而限定每人的求金上限為200元,並常年開放。因為信眾都堅信求取福德金獲得土地公的庇佑,萬事順利,信眾便加額答謝土地公,甚至有過一次還金20萬元的紀錄。因此,求金的信眾每年都在增加。
從民國76年起,紫南宮將每人求取「福德金」的限額,提高到600元,延續到今天。信眾以「福德金」作為創業的母金,金額從600元到100元,並在一年內回紫南宮「還金」謝願。
「求金雞」
在民間的習俗上,得到「金雞」的人,可以藉由土地公的保佑富貴發財;金雞在台語的諧音上,有金錢愈加愈多的意思。
紫南宮的「求金雞」,起源於民國八十四年,最初宗旨是為創會之初的社寮老人會張羅經費。推動之初三個多月,即創造了二百多萬元的收入,充作社寮老人會基金。
信眾向土地公、土地婆祈求來的「開運金雞」。
據統計,八年之間到紫南宮求得金雞的信眾已超過十萬人次以上。民國92年(2003年),紫南宮重新以純金打造「金雞」新貌,推出紫南宮「開運金雞」,表示求得金雞的信眾,皆能獲得土地公保佑開運順利,財源滾滾。另外也可以向土地公、土地婆求得金雞,作為親朋好友、開業、新居、結婚、生日的賀禮。
「觀光廁所」及周邊造景
民國96年(2007年),在紫南宮管理委員會推動之下,廟方斥資近新台幣4000萬元,打造全自動號稱「七星級」的豪華廁所一座。
建築風格配合當地名產,設計成竹筍外型,公廁裡設置有育嬰室,入口處懸掛精緻的浮雕畫,甚至廁所內還有室內噴水池造景,感應式洗手台,感應式氣窗。
三支高聳的金筍與藍天白雲相互輝映,入口處偌大的「金筍迎客」金色「招牌」,和高質感的周邊設施,相形之下給人誇張的感覺,堪稱全台第一絕。
「七星級豪華廁所」完工於民國96年5月。
設在廁所內的造型噴泉,唯獨它,必須把照片的寬面縮小,否則旁邊正在尿尿的場景將會入鏡。
掛在廁所入口的金色浮雕畫,內容正在講著「七星級豪華廁所」的誇張故事。
不當皇帝也可以坐坐「龍椅」啦!廁所前方廣場有十二生肖石板凳。
這兩輛復古三輪車,猜想是當初揭幕儀式用的,或是平日用來載客觀光,而今卻見輪胎消氣,閒置在廣場邊。我認為與其視若無睹放著,不如移到隱密處藏起來~~不知管理單位同意否?
但是,耗費如此「巨資」興建的公用廁所,應該保有相同等級的環境和設備維護,才是地方和所有信眾的福氣!!
由於紫南宮香火鼎盛,帶動大量人潮,因此廟的四周店家、攤販林立,有竹山著名的竹子工藝品,還有香Q的竹筍包、竹筒飯、蕃薯球及紅薯餅等美食,都是採用竹山在地出產的食材所製作的。
下次,您有機會到紫南宮來,歡迎親自品嘗喔!!
資料參考:竹山紫南宮網站
Google map 竹山紫南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