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一起來貼文》
★★ 寫寫我們的地方,講講我們的曾經,記錄當下,留給以後;歡迎你一起來「寫真」~~

 

從未曝光的鐵達尼號照片

「攝影之友」是大陸影像媒體的一個品牌,通過SNSAPP和雜誌等為使用者提供專業的內容,除了技巧的研討之外,經常其蒐集羅列的國內外攝影作品,令人叫絕。「從未曝光的鐵達尼號照片」便是世界紀念「鐵達尼號」的沉沒100周年,所推出的系列照片之一,每一張真實的影像都彌足珍貴。

 

titanic00-675x220                                              

「鐵達尼號」的沉沒造成船上包括乘客和船員在內的2229人中1517人(官方資料略有不同)喪生,這也是有史以來最致命的海難之一,712名倖存者搭乘「卡帕西亞號」返回。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板橋與板橋林家花園

一個地方的發展,是因為一個家族的遷入而繁榮,因為一個家族的遷入而戴上歷史光環,這是一個很特殊而有趣的現象。讓我們來看看板橋與板橋林家花園的故事!

 

00-4782

 

板橋原來是平埔族原住民的「擺接社」,在17世紀後漢人逐漸遷入並且形成聚落。當年尚未淤積的大漢溪船運興盛,商旅貨物在「湳仔港」上岸後運往「擺接社」閩南人聚落,途中必需經過「公館溝」。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教人傻眼的圖片

雖然令人拍案叫絕

卻不必驚呼

數位的魔幻世界無所不能。。。

 

simg-0101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圓山腳下的故事(下)

台北市的北邊,基隆河的兩岸各有一座小山丘,位於河南側比較小的一座是「圓山」,標高36公尺;另外位於北側比較大的一座的是「劍潭山」,標高153公尺。依照地質學界的說法,6000年前台北盆地還是一個大湖的時候,這兩座山是冒出水面而底部相連的小島。後來,大湖逐漸淤積乾涸,基隆河從兩山中間流過,長年的沖刷切割後變成現今的樣貌。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曾經把這兩座山搞混了,誤以為劍潭山也是圓山的一部分。因為1950年代以後,如圓山大飯店,圓山育樂中心等建在劍潭山上的建物都以「圓山」為命名。兩年前,我曾經在劍潭山上找尋「圓山貝塚」,結果發現找錯地方了。

 

圓山腳下這一段基隆河,和「台北城」的興建有關。1879年(光緒五年)台北正式開府,便有建城的「立案」。在克服土質問題之後,於1882年開工,而正式完工於1884年(光緒十年)。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艾尚真預告南京國際車展

429日南京國際車展見  2012-4-28

南京國際車展428日盛大開幕,作為本屆車展的全球形象大使,我會在429日周日全天出席南京車展的各項活動。

為回報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騰訊博客的親們可以和我一起同遊南京車展,我會帶大家看名車和出席中國汽車超級模特大賽南京分賽。而且完全免費哦,名額500人,還等什麼呢?

 

艾尚真-普01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圓山腳下的故事(上)

春天多變,太陽光從厚厚的雲層後面滲出來,時隱時現,中山北路上沒有太多人車。最近,因為油電雙漲引發幾乎全面性的物價波動,惹得民怨四起,社會充斥一片撻伐之聲。為政者錯估形勢,尤其不時聽到官員釋放那種「何不食肉糜」式的阿Q言論,令人為之氣結,真的是愚蠢比貪污的後果還可怕。紛擾的氛圍中,彷彿走進了歷史,回到了清末那種庸才誤國,官逼民反的混亂年代。

 

歷史是一面鏡子,鏡子裡反映著祖先曾經的榮耀輝煌,也潛藏著曾經的血淚教訓。歷史不斷延續,可沒想到,上一代的苦難尚未平復,我們這一代竟也這麼多人患了失憶症,不知道過去的輝煌也記不得曾經的教訓。如果再這樣失憶下去,會對不起我們的祖先,也對不起我們的子孫。

我不是學歷史的,我很喜歡翻閱歷史,喜歡在歷史橋段裡面找尋啟發和省思,我一直認為新一代年輕人要知道自己的歷史。現在,我更認為這一些居高位,身繫庶民福禍及國家安危的人,更要以史為鑒。

前朝綠色執政,有亂用「罄竹難書」成語的教育官員,不料四年下來,重回執政的藍色今朝,這種荒唐麻痺的用人與用事,也是不遑多讓,多到「罄竹難書」。嗚呼!竟是人民的苦或是國家的難?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一篇給小白鯨

這種花,我前些天拍了幾張

到處找,到處問,查不出花名叫啥??

卻在小白鯨的文章裡看到,叫孤挺花!!

讓我感到太意外的收穫了。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唐詩之廊

基隆中正公園「大佛寺」前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長廊,取名為「唐詩之廊」。原來,在長廊的兩側懸掛了幾十首唐詩,寫詩的書法出於多位名家之手,有楷書,有行草,有隸書,字體有穩重,有活潑,且詩文是《唐詩三百首》之中多半耳熟能詳的詩作。離開學校之後,為生活打拼,生活中少了文也缺了詩。廊外滂沱大雨,信步走在廊中,一首一首唐詩,又把思緒帶回學生時代。

 

唐詩一般泛指創作於唐代(618—907年)的詩,但也可以指以唐朝風格創作的詩。唐代被視為中國詩作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歷代有關唐詩的選本很多,流傳最廣的就是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最齊備的則屬清朝康熙年間的《全唐詩》,整理收錄了二千二百多名詩人的超過五萬首唐詩。

唐朝全期二百九十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首。《唐詩三百首》選詩相當廣泛,共收錄了77家詩, 311首,從前是家戶傳誦的兒童啟蒙書,所以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蘅塘退士本名孫洙,江蘇無錫人,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進士。孫洙與夫人徐蘭英自乾隆二十八年春,開始編選《唐詩三百首》。內容涵括描寫唐代政治矛盾、邊塞軍事、宮閨婦怨、酬酢應制、宦海升沈、隱逸生活等十分廣泛的題材。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碧潭之美

碧潭位於台北捷運新店總站附近,風景秀麗,交通便利,為台灣昔日八大景之一,是台北都會區民眾假日旅遊休憩的好去處。新店位居台北盆地東南邊緣,早期先有秀朗社人、泰雅人,過著捕魚狩獵的部落生活。十八世紀初,漢人將犁耕的農作方式帶進來,改變了此地原有的景觀。

 

清朝嘉慶、道光年間,閩南人渡海來台開墾,逐退泰雅族人之後,在碧潭東岸興建店鋪成街,為區別於大坪林的「店仔街」而稱名「新店」。另一說是道光年間,泉州人林章存於現今碧潭左岸墾荒,在通往烏來山區的道路旁建造小屋,開設店面,後因山洪沖毀街屋,重新整建後,為區分新舊店街,而稱「新店」。

1909年,日治時期設立「新店支廳」,1920年又改設「新店庄」,臺灣光復後名稱「新店鎮」,1980年改制為「新店市」,2010年改制為「新北市新店區」。

新店溪是台北盆地主要的灌溉水源地,早在二、三百年前先人在此區域開發時,便被運用進行水力灌溉工程,帶動了整個大臺北地區的繁盛。其中「瑠公圳」即為最著名的灌溉工程。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西門紅樓

西門紅樓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成都路上,緊鄰西門町徒步區。這棟兩層樓高的三級古蹟紅磚洋樓建於1908 年,該建築外觀為每正立面寬8 公尺之八角形造型。因此,該建物於日治時期通常被稱為「八角堂」。

八角堂主建築體後面連接著的是成十字形外觀的一樓磚造平房,而結構不同的這兩棟建物合稱西門市場,紅樓則為市場的入口。

 

1895 年,台灣進入日治時代,大量日籍移民進入台北市。台灣總督府規劃台北城西門附近空地為日人居住處所。

1896年,西門旁的「新起街」出現以簡單木造房舍為主的市場建築,供應當地新移民的生活日常必需品。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重返鼻頭角

我到過鼻頭角燈塔兩次,今天是第二次。第一次在很久很久以前,確實年月已經選擇性忘記,只記得當時東北角濱海公路還沒有開闢,火車從瑞芳通到水湳洞。是一個不預期的夏天跟隨父親前來,下車後沿著蜿蜒起伏的「濱海小徑」,頂著烈日翻山越澗徒步四個小時。過去的景象歷歷猶如昨日,數十年物換星移,除了藍色大海和白色燈塔沒變,其他都改變了。

難得優美的景緻有緣重返,特別多選了照片和所有朋友分享,並且以本文在此清明時節表達對先父的追思和做為《有朋自遠方來》寫作練習的作業『春假遊記一篇』。

 

我很喜歡大海,應該是受父親喜歡海邊釣魚的影響有關。看海邊嶙峋的奇岩怪石,聽濤濤白浪的拍岸澎湃,第一次讓我對大海陷入神遊,第一次讓我發現海天一線而驚豔不已的地方,就是鼻頭角。

當時,我猶對世事懵懵懂懂。而今,我年歲已長,對年華的易逝和人生境遇的難卜平添了些許覺悟。誰說人的一生不像大海的潮來潮去?今日入鏡的大海中,湧的已經不是當年所見的海中水。大海蕩蕩,想問當年之水於今何在?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陰影攝影的趣味

陰影來自光的變化,陰影自身便能創造出奇妙動人的圖片,而且它們還能凸顯情感,營造超現實的氛圍,運用它們的方法可謂數不勝數。個中表現趣味無窮,以下幾張圖分享讀友欣賞!

 

shadow-001 

 

shadow-002 

文章標籤

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